昨天,房山區閻太平洋房屋村鎮的永久安置房項目迎來了7·21受災群眾,這些未來的業主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自己即將竣工的新房。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本報記者 耿諾
  “馬年快到了,咱也能馬上有房!”寒風順著窗縫鑽進屋裡打個滾兒,卻擋不住陽光直射帶進來的暖意。昨天上午10時20分,房山區閻村鎮“港式飲茶7·21”受災群眾定向安置房社區里迎來了一群愛熱鬧的人。
  就在閻村鎮的“7·21”臨時安置房小區斜對面,一棟棟紅白相間的板樓挺立著,每扇窗下新安裝的太陽能板明明白白地告訴過客,這不僅是一片新建小區,還是一片“高科技”搜尋行銷小區。今年5月,這片專門為房山區“7·21”特大自然災害受災群眾興建的小區就將竣工交付。
  趕在室內抹最後一遍膩子、進行廚房衛生間裝修前,施工方北京建工三建將老村民請到了信用貸款新房中,讓他們再提提意見,挑挑“毛病”。
  熱鬧的歡笑聲來自1號樓2單元一間107平方米的三室兩廳兩衛,和其他三居室一樣,這套房也是南汽車貸款北通透。客廳、主卧、次卧向南,飯廳夾在中間,廚房、客卧朝北,任誰看,都得說這是一套方方正正的好房子。
  雖然還得等著搖號選房,但剛跨進門口,原佛子莊鄉北窖村村民韓正芹就忍不住拿新房當自己家比划起來:“好寬敞啊,老房的桌子抬過來放這兒,正好!”
  “您開燈側身兒看過去,只要牆上沒有特別亮、特別暗的地方,這牆就是平的、直的。”再往裡走,建工三建公司黨委書記蘇繼忠摸著牆當起技術員,給兩位“湊熱鬧”的老漢講起了驗房知識。
  仔細聽了半晌,一直抄著手、縮著肩的老大爺張宗明總算開了口,連說:“好啊好啊,這房子亮堂到心裡去了。”
  未來,這裡將建成成片的山區受災群眾永久安置房,北京建工三建公司負責的A區共有16棟樓,將住進1480戶家庭,5000多名受災群眾將在此過上安穩生活。兩年前“7·21”過後的半個月里,永久安置房項目現任書記查世傑修了路對面的臨時安置房。在隨後修建永久安置房的過程中,他不止一次請村民過來,也不止一次被感動。
  “以後上廁所可不會凍成冰棍兒了。”看著房裡有兩個衛生間,7口之家的代表孔長安挺滿意。
  “這北陽臺可爽利,以後沒了柴火,過年肉直接堆在陽臺上,也壞不了。”孔金榮是一個大家庭里的兒媳婦,精打細算是把好手。
  “孩子婚房有著落了,進了樓房,親家也得高看咱一眼!”孟祥霞的孩子還不大,她卻已經開始打算了。
  “老叫你們來,你們就不來!這回看見了,進來了,相信了吧!”40多歲的蒲宏琴嘴快嗓門大,對著兩位同齡人喊起來。仨人“撲哧”笑了。
  2012年7月21日當天,眼睜睜看著洪水順著她家山牆流過的蒲宏琴,幾個月後又在工地上見證了一場“削山填湖”的戰役。現在的工地原本有個17米高的岩石山,又有個9米深的泥塘。施工隊員兵分兩路,一路做“精衛”填湖,一路做“愚公”移山,開工前幾個月都在平整土地。
  “我在工地食堂里找了份工作,天天看著他們大炮炸山,再拿土填湖。1000多人幹活兒,我們也跟著累得夠嗆。”感覺自己也出了一份力,蒲宏琴有些“邀功”也有些得意,敲著密封窗的窗欞反問道:“你們還怕這房子不結實?”
  趁著大伙兒裡裡外外轉著看房,67歲的李素香悄悄拉了拉項目經理馮有忠的袖子:“小馮,你說我們家是要兩套大三居合適,還是要兩套這個,再要一套小的合適?”
  李素香家人口多,老兩口膝下倆兒子各自成家不說,還一共拉扯著3個小孩兒。一家9口人雖然戶口分開了,但一直沒分家,住在山裡時就相互照應著。在通透的房間里轉了兩圈,她已經沒什麼可再細看的,忙著打聽著搖號選房的細節。
  最後,建工三建的“大才子”蔣冬至還拿出文房四寶,當場寫了春聯和福字。
  “馬上是馬年,給寫個馬上有房!馬上分房!馬上搬家!”5口之家的家長韓正亮原本悶聲悶氣不愛說話,從山上下來一年多,如今也會追個流行詞兒,打趣兒了。
  這些春聯和福字,都會先貼在路對面的臨時安置房門口。今年下半年就會貼在老傢具上,跟著安置房居民進新房。  (原標題:回遷戶喜稱“馬上有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bwwr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