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園地百花競放、碩果纍纍,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然而也不可否認,文藝創作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部分文藝工作者開始向金錢低頭,創作出來的作品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文藝作品最重要的社會效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總書記強調:“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如何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
  堅定“二為”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金錢成為衡量文藝作品的最大標準,單純追求商業化而不註重思想性、藝術性,這樣的風氣會導致文藝創作的某些領域看似繁榮,實則貧乏空洞。習近平同志在座談會上叮囑文藝工作者:“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
  如何才能引導文藝工作者在創作時自覺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在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劉長安看來,首先要做的依然是堅持正確的導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著眼群眾,經常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汲取營養,繼承和弘揚積極向上、向善的優秀文化傳統,才能讓音樂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他看來,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才能讓更多人在文藝作品中找到啟迪,從精神生活中獲得教益。
  省文聯主席許欽松同樣認為,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必須弄清文藝創作“為了誰”的問題。“目前,藝術品市場越來越火爆,一方面推動了藝術品的生產,另一方面也容易讓藝術家在市場中迷失方向,助長了唯利是圖的思想,迷失了藝術家高遠的理想追求和社會擔當。所以,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更加堅定‘二為’方向,堅持‘雙百’方針,把握時代脈搏,體悟群眾的冷暖訴求,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無愧於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第政表示,在文藝創作當中要講究思想性,才能獲得群眾的認可和欣賞。比如獲得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的音樂劇《西關小姐》,就是一部弘揚中華民族慈善友愛、扶貧濟困傳統美德,飽含真善美正能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品。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如何結合?
  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市場上又受到歡迎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省作協主席蔣述卓的體會是,文藝作為一種特殊精神產品,不能完全跟市場劃等號。他說,“文藝作品的價值不像物質產品,優秀的作品會隨著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值。文藝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做到有機統一,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在實踐中不斷去摸索、解決這個問題。”
  省文化廳副廳長楊樹表示,要想達到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的目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更好地區分和定義文藝與娛樂。“文藝的功能包括娛樂又遠不止於娛樂,除了娛樂功能之外,文藝還有更重要的教化、認識、審美等功能。我們要認真區分,實施不同的政策。”
  省電影家協會秘書長宋梟楠說,“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我覺得電影方面也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做法,借鑒他們的內容設置技巧和商業包裝手段,讓我們的主旋律作品在商業市場中也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省書法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紀光明認為,對藝術作品而言,經濟效益主要體現的是作品的市場價值,難以體現藝術家的社會情操。要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並做到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有機統一。為此,必須加強藝術家的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和道德修養。
  南方日報記者 鐘琳 見習記者 陳龍  (原標題: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bwwr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